齐声众口No.15 | 美亚光电:识别世界 引领未来
作为光电检测设备行业龙头,美亚光电深耕光电识别技术领域二十余年,从1996年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大米色选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2012年推出国内首台三维数字化口腔CBCT,带领国内企业突破国外产品重围,美亚光电一直走在行业进口替代的最前沿,充当着开创者和领先者的角色。翻卷近三十年光阴,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验这家头部企业的情怀与担当、突围与超越、创新与坚守。
辞职创业,靠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徽人不呆家,经商走四方。”自古以来,微商在商界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历代微商们也以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闻名天下,这两点在美亚光电创始人田明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田明出生于1953年,大专毕业后,进入合肥轻工业机械厂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当上工厂设备科科长,积累了深厚的行业经验。虽然已在国企站稳脚跟,但他同时看到了当年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上世纪90年代,大米色选机在国内还是稀罕物,核心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只能依赖进口,且价格动辄上百万元。那时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很大,就是我们是小学生,他们已是大学毕业,可以说差了二十年。”这也激发了田明不服输的血性,他渴望能以自身的努力来实现国内自主创新的梦想。
大米色选机的作用在于利用光学原理迅速清理大米中的小石子、谷壳等杂质, 提高大米本身的产品品质。为了实现梦想,1993年,已到不惑之年的田明选择辞职,创办了美亚光电前身——合肥安科光电,开始自主研发色选机。田明带领研发人员经过近3年的苦心研发,终于在1996年推出了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米色选机,打破了国外垄断,且价格不到外国同类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一。
2000年,田明在安徽合肥成立美亚光电,继续主导企业在全数字化色选机、多光谱色选机等方向发力。2004年公司成功研制出SS-型数字化大米色选机,中国第一台黑白CCD色选机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正式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色选机行业的垄断。2007年之后,公司进一步扩宽色选机应用范围,把色选机应用于茶叶分选、杂粮分选等方面,2017年中国第一台人工智能色选机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经过多年的深耕与研发,公司从单纯的大米去杂到近百种物料的去杂与分拣,推动了国内色选机行业的发展。
在美亚光电带领下,国内色选行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泰禾智能、中科光电等一批优秀的本土色选厂商也迅速崛起,国产化程度持续提升,目前国内厂商占据约七成国内市场份额,美亚光电作为国内色选行业开拓者与领导者,占据国内市场约30%-40%份额。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美亚目前的海外市场以东南亚、南亚、南美等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的色选机渗透率不高,需求较大。美亚的色选机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第一,在越南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在泰国市场占有率近30%。
CBCT另辟蹊径,开发广阔口腔市场
凭借着先发优势和产品的良好口碑,美亚光电在国内色选机市场是一骑绝尘,可田明不甘心于公司只局限于一个赛道,他也在不断地寻找公司业务新的拓展可能。2008年,在国际市场考察期间,田明接触到了国际高端口腔医疗影像装备领域,回国调研发现,当时国内只有几家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拥有口腔CBCT, 而长久以来,CBCT作为中国种植、正畸等口腔业务的必备品,一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且价格昂贵,这让颇有民族情结的田明再一次心生感慨,由此他萌发了研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口腔CBCT的想法。
经过20多位专业人员历时3年共同努力,2012年1月,美亚光电锥形束CT(CBCT)获得国家医疗设备许可,一举打破了发达国家在口腔CBCT垄断多年的格局。难掩兴奋和激动的中国口腔界给予一致评价:“这是中国乃至全球口腔界标志性的事件。它的诞生打破了国外行业巨头的垄断,填补了中国口腔CBCT自主创新的空白,并籍此催生了一个赛道的新蓝海。”
回眸来路,田明坦言:“当时想法很简单,如果研发成功了,中国在该领域就有了自己的产品,如果失败了,也权当为后来者做铺路石,也是为中国口腔影像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虽然产品已经研发出来,但彼时的中国口腔CBCT市场可谓是群雄环伺,德国卡瓦(Kavo)、西诺德(Sirona)、意大利纽托姆(New Tom)、韩国怡友等各大国际名牌完全垄断了国内市场,美亚想要突出重围确实不易。2012年7月,美亚光电顺利在深交所上市,有了资金在手里,美亚开始马不停蹄地打造企业的营销网络。
产品投放初期,美亚通过 “差异化”和“性价比”的双策略培育市场竞争力。何谓“差异化”?当时进口品牌只在中国市场推出小视野产品,且主要针对公立医院,美亚瞄准机遇,聚焦广大民营口腔门诊,明确医师全科诊疗的需求,首推12*8cm的中大视野机型,获得不俗市场反响。何谓“性价比”?相比于进口品牌的高昂售价,美亚口腔CBCT的定价极具优势,其优质的产品性能和影像质量真正让民营机构“用得起”。这两个法宝,让刚刚诞生的美亚口腔CBCT逐渐打开了市场的缺口。
打开局面的美亚光电一路攻城略地,渐入佳境。公司基于自身技术积累,跟进技术前沿,持续拓展CBCT产品线,满足更多场景客户需求,向中高端进阶。公司推出多款不同尺寸的中大视野(主要针对民营诊所)和超大视野CBCT 产品(主要针对公立/私立医院),同时推出了2套智能诊断软件系统,以高清影像在二维、三维平面的智能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辅助了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丰富了医患沟通的场景。
口腔CBCT的性能主要表现在设备硬件、图像水平(算法)和软件系统三个方面。在硬件方面,美亚等国产厂商与外资品牌的核心设备平板探测器、X射线发生器都是全球采购,国内外已经形成数家成熟的专业供应商,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核心硬件,所以核心部件的采购来源差异不大。同时,美亚不断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已实现软件完全国产化,算法和成像系统经过了10年的打磨,在软件算法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与国外一线品牌相比,美亚性价比优势明显,同等视野产品价格基本为外资品牌的一半,售后服务优势也是后者所难以具备的。尽管公司产品稳定性高返修率低,但美亚仍然建立起零距离售后服务体系,可以做到专业团队快速响应、智能远程故障诊断和定期回访。公司的工程师驻点在全国各个城市,24小时响应,48小时内上门解决问题,远程定位系统协助诊断故障源,大幅降低维护成本。
凭借着高性价化、高品质服务和产品线的不断拓展,公司CBCT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快速占领中低端市场,主攻30万元左右价位产品。美亚从2012年开发出第一款CBCT产品并向市场投放,2016年开始,随着企业更多型号获批和渠道的成熟,销售迅速放量,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在三场大型口腔CBCT线上团购活动中累计实现2177台销售业绩,创历年新高。截至2021年底,公司口腔CBCT历年累计销量突破1万台,开启了口腔CBCT国产化新时代。今年6月,美亚举行的10周年团购节活动3天销量达1519台,再次刷新业界。
国内口腔CBCT已完成初步的国产替代,国产品牌市占率逐步提升,目前整体市占率接近70%,主要厂商包括美亚光电、北京朗视和深圳菲森等,其中美亚市占率第一,达到三成,第二梯队的国产品牌北京朗视、深圳菲森以及博恩登特份额接近。此外,美亚在海外市场上也不断发力,根据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口腔CBCT首次出口澳洲、非洲,产品先后取得CE认证、澳大利亚TGA注册,并获得日本市场准入许可。2022年上半年,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口腔CBCT的出口销售。
国内CBCT市占格局
数字化浪潮来袭,美亚光电在高端智能化医疗领域的探索还远不止于CBCT,触类旁通,美亚一直在致力于构建数字化口腔产品体系。美亚2017年开始布局椅旁修复系统,2020年7月,美亚发布MyScan口内扫描仪产品,推动构建一站式椅旁解决方案。
MyScan扫描精度优于15微米,全口扫描时间3分钟,景深 15mm,精度指标与国外3Shape的产品差距较小。产品同时还拓展了临床能力,可以满足修复、正畸(获取患者全颌数据)、种植、医患沟通(临床全科领域,直观展现诊疗后的效果)等全方面需求。国内口扫市场还处于国产替代的早期阶段,且市场渗透率、市场化程度、普及率等均有待提高,由于口扫产品使用场景与CBCT具有互补性、客户具有相同性,可以共用销售渠道和服务口碑,我们认为美亚的口扫产品具有显著的销售优势,有望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注:虽然就扫描速度和扫描精度而言,3 Shape拥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实际应用中,扫描精度优于20μm就可以保证扫描全流程顺利进行,病患对于扫描时间的敏感度也相对比较有限。
从财务业绩上看,美亚在口腔领域的持续拓展也给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2021年,美亚口腔CBCT和扫描仪共计给公司实收营收6.57亿元,同比增长44.57%,利润比例达到41.79%,发展势头迅猛。
除了口腔医疗领域,美亚光电还发挥深耕智能识别技术的优势,努力扩展医疗学科其它领域的产品研发,目前有多款产品正在积极布局,努力在神经科、泌尿科、骨科等学科临床上寻求突破。
结语
三十年来,美亚专注于光电识别技术,发展了色选机、口腔CBCT设备、椅旁修复系统等产品,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践行着其“打破国际垄断,铸就优秀民族品牌”的企业使命。梦想葱茏,日月与星光闪烁,我们相信公司将继续牢牢抓住口腔行业发展机遇,向市场提供优质的国产高端口腔医疗影像设备,积极布局数字化口腔整体解决方案,成为数字化口腔产业浪潮中的国产中坚力量!